冰块在室内几分钟融化成水
常温下可以放10-15分钟左右会融化,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,冰块就会开始融化,变为液态水。
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,在常压环境下,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,冰就会开始融化,变为液态水。日冰开始融化的时候,是以结晶内的一个水分子开始脱离结晶为契机,相关机制有助于弄清含水的蛋白质出现结构变化的机制。

冰在低温的情况下可以融化成水
一块冰的温度会低于0摄氏度,当它慢慢融化的时候,就会变成冰水混合物,此时水的温度是0摄氏度。当冰完全融化为水的后,水的温度将慢慢升高,大于0摄氏度。即冰的温度先升高,冰水温度不变,最后水温度再升高。可知,冰吸热后融化为0度冰水共存状态,在0度低温时吸热一直至冰全部融化。所以,冰在低温的情况下可以融化成水,但前提条件是吸热。

固态的冰在什么时融化成水
在0度以上固体冰开始融化成水。
因为在常压环境下,冰的熔点为0℃。0℃水冻结成冰时,体积会增大约1/9(水体积最小时为4℃)。据观测,封闭条件下水冻结时,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500大气压。
在2200大气压以下,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,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降低1摄氏度;超过2200大气压后,冰的熔点随压力增加而升高:3530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-17℃,6380大气压下为 0℃,16500大气压下为 60℃,而20670大气压下冰在76℃时才熔化,称为名副其实的“热冰”。
冰在5度时多久融化
在常压环境下,当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,冰就会开始融化,变为液态水。冰在5度时小块冰十分钟左右融化,半小时左右即可化为水。大块的冰取决于周边环境温度,如果温度偏高,则融化较快,反之则较慢。一般来说冰体积越大,同等温度下,全部融化所需时间越长。
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始终维持在0℃,对吗
是的。冰的温度下降到0℃时开始融化,从冰开始融化到全部化成水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融化过程。冰在融化过程中需要继续吸收热量,以维持融化过程,但温度保持不变,我们称之为冰水混合物,摄氏温度的0摄氏度就是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的。
冰在凉水还是热水里融化的快
冰在热水里融化的快。
冰,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,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“开阔”(低密度)的刚性结构。
最邻近水分子的O—O 核间距为0.276nm,O—O—O键角约为109°,十分接近理想四面体的键角109°28′。但仅是相邻而不直接结合的各水分子的O一O间距要大的多,最远的要达0.347nm。每个水分子都能结合另外4个水分子,形成四面体结构,所以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。
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,由液体固化形成的产物,经过冷冻环境凝结而成,受到高温就会液化溶解,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,可自然形成,也可人为制造。
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,不过也存在范德华力,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,其密度比水小。但因在不同压力下也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。
参考资料:
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,在常压环境下,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,冰就会开始熔化,变为液态水。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现,冰开始熔化的时候,是以结晶内的一个水分子开始脱离结晶为契机,相关机制有助于弄清含水的蛋白质出现结构变化的机制。
冰融化从什么水变成什么水的过程
冰在融化的过程中,会从固态水变成液态水的过程。
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,在常压环境下,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,冰就会开始熔化,变为液态水。
当水结冰的时候,冰的密度小,能浮在水面。当天暖的时候,冰在上面,也是最先解冻。
但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,冰会不断沉到水下,天暖的时候也不会解冻,来年上面的水继续冰冻,直到所有的水都成了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