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竿和竹杆的区别,青竹,毛竹,有何区别?

1、“杆”

“杆”读gǎn时,指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。

例如:“笔杆”、“枪杆”中的“杆”读gǎn 。

“杆”读gān 时,指细长的棍状物。

例如:“旗杆”、“桅杆”、“栏杆”、“电线杆” 中的“杆”读gān。

2、“竿”

“竿”字有“竹字头”,除了指“竹竿”外,所指的东西在中国最初往往是用竹子做的。

例如:“钓竿”(也说“渔竿”、“钓鱼竿”) 、滑竿(老式人力交通工具,在两根竹竿之间架上像躺椅的座位,由两个人抬着走)、马竿(盲人探路用的棍子)。

另外,有些成语或者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中要用“竿”。

例如:“揭竿而起”、“立竿见影”、“日上三竿”、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等。这些词语在古籍上都用的是“竿”,因此写成“竿”才是规范的词形,注意不要写成“杆”。

3、“秆”

“秆”指麦、稻、玉米等植物的茎。

例如:“麦秆儿”、“稻秆儿”、“玉米秆儿”、“高粱秆儿”、“茄子秆儿”、“向日葵秆儿” 中都用“秆” 。这类词语中的“秆”不要误写成“杆”。

杆:木字旁,代表高大细长的柱体。如:旗杆。

秆:禾木旁,代表稻麦之类的杆子。如;麦秆。

竿:竹子头,代表竹状细长的物体。如;鱼竿。

竹竿和竹杆的区别

青竹,毛竹,有何区别?

  一、形态上的区别

  青竹:竹子,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。竿高8米,径粗4—6厘米,幼竿无明显白粉,深绿色,节处带紫色,老竿绿色或黄绿色;节间微I句中部收缩,最长节间长约25厘米;

  毛竹:禾本科刚竹属,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,竿高可达20多米,粗可达20多厘米,老竿无毛,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;

  二、用途上的区别

  青竹:笋味美,竿材可篾用或整竿使用。

  毛竹:其竿型粗大,宜供建筑用,如梁柱、棚架、脚手架等,篾性优良,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,枝梢作扫帚,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;笋味美,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、笋干、笋衣等。毛竹叶翠,四季常青,秀丽挺拔,经霜不凋,雅俗共赏。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、池畔、溪涧、山坡、石迹、天井、景门,以及室内盆栽观赏。常与松、梅共植,被誉为“岁寒三友”。

  三、生长习性的区别

  青竹: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,但PH8.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.1%的轻盐土亦能生长,但忌排水不良。

  毛竹: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,年平均温度15–20℃,年降水量为1200–1800毫米。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,又不耐积水淹浸,在肥沃、湿润、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生长良好。

  四、产地的区别

  青竹:产江苏宜兴、浙江杭州古荡。模式标本采自杭州古荡。

  毛竹:中国分布自秦岭、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,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。1737年引入日本栽培,后又引至欧美各国。中国是毛竹的故乡,长江以南,生长着世界上85%的毛竹。它广泛分布于400~800米的丘陵、低山山麓地带,以长宁、江安、兴文等县最为集中,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积达6万余亩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科普知识网络知识

前苏联国土面积有多大,苏联地面有多少平方公里?

2023-1-20 15:11:55

科普知识网络知识

牛尾火锅的做法,如何炖牛尾巴好吃?

2023-1-20 15:11:57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搜索